课题类别: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课题名称:粤港澳文化共同体的影视建构和传播
课题批准号:2020gxjk108
负责人:徐桃
所在单位: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主要成员:李晨媚、刘思捷、徐佳妮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下着力打造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不仅需要整合三地的经济力量,也需要融合三地的文化资源,以便为三地的合作和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共建人文湾区”,三地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流,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亨廷顿说过“经济合作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共性”,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个经济共同体更是个文化共同体,而在媒介化的当下,粤港澳文化共同体包含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共同的文化生活及共同的文化精神,很大程度上被影视所承载与建构。
这不仅具有探索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认同而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共同体的价值,也为深入打造“人文湾区”提供了必要精神基础。影视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和呈现,也在地方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提供更加广泛深入交流和对话的可能性,并为大湾区建设中的政府管理职能、政策导向,以及影视战略等提供依据。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主要内容
重要观点
完成的研究成果4篇论文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主要选择新世纪典型的影视作品中涉及的三地话语图景为研究对象,以话语分析为理论背景,采用文本视角与语境视角,透析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作为文化共同体,在影视话语系统的表达方式和形象传播的美学逻辑。对所涉及的问题研究总体主要从现实视角切入,其中《城市书写与国家叙事—20世纪80年代珠影中的广州故事》以珠江电影制片厂作为地域电影制作单位,选取20世纪80年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南国都市电影”,从“展示市井日常和世俗欲望的城市影像”、“广州地域特质与改革话语的互文”、“当代国家叙事谱系中的广州故事”这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对电影中所展示的广州城市的文化想象,地方与国家、现代与历史、故事与观念等多重要素的交织展开深入剖析,力求建构出国家叙事中意识形态与地域文化特质的权力话语互动场域。《本体化与超本体化:香港功夫片的‘功夫叙事’》以类型电影香港功夫片作为探讨研究对象,对《醉拳1》《精武门》《醉拳3》《一代宗师》四部影片个案切片研究,对功夫“本体化”和“超本体化”的“现实性呈现”,以及对香港功夫电影中的岭南文化重构的影视话语方式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视野较为开阔。论文提出香港功夫片对功夫的表现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本体化书写”,另一种是“超本体化书写”。
三、主要成果的价值和创新点
发表的4篇学术论文均发表在国内期刊,中国知网可查询,其中有两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从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而言,《城市书写与国家叙事——20世纪80年代珠影中的广州故事》一文的审稿编辑认为该论文将20世纪80年代广东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之时,反映在文化电影界,就是在深度切入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文艺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而有益的探索,该论文将这两方面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较深刻地诠释了主题;《本体化与超本体化:香港功夫片的“功夫叙事”》则就香港功夫电影中的岭南文化重构的影视话语方式进行了分析,对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基础进行了厘清,以及在现代化的媒介环境下是如何重组并进行地域文化融汇的,开拓了研究视野;《<日光之下>的情感叙事机制研究》就最新上映的关于地域电影建构方式进行了研究;《论<边城>隔代共鸣的经典特质》探讨了经典文本的形成过程,以及与时代历史的关系。
系列论文拓展了广东城市形象建构的领域;增强了粤港澳文化共同体的表征内容;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文化内涵;扩容了南北文化与区域文化交流的解读平台。此类研究成果亦可为政府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城市形象建构和传播上给予启发,亦为粤港澳的影视产业发展带来参考。